《我國煤礦智能化發展現狀及方向》即將出版
我國是全球產煤大國之一, 也是煤炭消耗量較大的國家。煤炭及其伴生資源的安全高效開采是我國經濟穩定發展不可或缺的部分。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進入新時代, 新一輪科技革命已經來臨, 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明顯加快, 機器人應用范圍不斷拓展, 煤炭工業作為傳統產業也迎來了一個技術革命的新時代。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超級計算、物聯網、腦科學等新理論、新技術以及經濟社會發展強烈需求的共同驅動下, 人工智能加速發展, 呈現出深度學習、跨界融合、人機協同、群智開放、自主操控等新特征。大數據驅動知識學習、跨媒體協同處理、人機協同增強智能、群體集成智能、自主智能系統成為人工智能的發展重點, 受腦科學研究成果啟發的類腦智能蓄勢待發, 芯片化、硬件化、平臺化趨勢更加明顯,人工智能發展進入新階段, 而煤礦智能化建設仍處于起步階段, 部分工種或崗位已有使用工業機器人替代的需求。
抓好煤礦智能化建設, 推進工作面、各大系統智能化升級, 實現自感知、自適應、自控制功能。通過設備、環境數據采集, 構建動態立體化生產管控體系, 逐步達到智能化無人目標。深入推動多元管理創新, 顛覆傳統生產管理模式。以新求變、以變求新, 突出創新模式、人才模式、生產布局模式、勞動組織模式等多元創新和調優, 深層次變革傳統的礦井管理模式, 實現礦井管理最優、效率最高。因此, 實現礦井智能高效, 開拓創新, 管理調優, 煤礦智能化研究和發展勢在必行。
本書內容主要包括煤礦智能化發展歷程、煤礦智能化發展現狀、煤礦智能化基本構成、煤礦機器人技術、煤礦智能化發展方向等, 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該書的出版可以進一步豐富煤礦智能化發展領域的理論和應用研究, 對于實現煤礦從機械化到智能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資訊評論